近年来,国产动画片正在慢慢复苏,打开电视机,已能看到《我为歌狂》、《小虎斑斑》等优秀国产动画片。但在荧屏上占绝对优势的,依然是日产动画片。国产动画片和日本动画、迪斯尼动画到底差在哪里?国产动画片还能不能重振旗鼓?昨日在沪参加一个动画研讨会时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制作动画片的实力已与国外差距不大,但在动画片的经营管理上仍差得太远。国产动画片要走出低谷,非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不可。
分析国产动画片失败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没有好剧本,缺少吸引人的剧情;观众定位太低幼;声优(配音演员)水平不高;动画音乐不好听;盗版猖獗等等。尤其是有些国产动画片概念先行,制作人姿态居高临下,缺乏人性的深度和娱乐性,和好看好玩的国外动画片更是差得太远。
专家认为,在动画片产业化经营上,我国动画界更应该向日本、迪斯尼好好学习。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一部1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一次只能获利100元,而美国的《狮子王》,票房和衍生产品的收入已达到7.5亿美元。昨天,上海一位电影人向记者透露,因为大多数动画片目前还只有卖给电视台一种获利渠道,所以国内的动画制作公司也只是按电视台的喜好生产,少有周边产品的开发。
近期的热门动画《我为歌狂》,衍生产品的收入已经占到该片总收入的三分之二,这是国产动画片市场化运作以来的第一次。从《我为歌狂》中,明显可以看到日本动画的运作方式。日本动画界的成功,除了有出色的漫画家、动画制作公司和专业培训的声优外,最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运作方式。2000余万元的制作费用,是国内动画片制作中投资最大的。与以往“默默无闻”的动画片很不同,《我为歌狂》片子未播,媒体就开始宣传。另外,小说、漫画、CD等衍生产品也都在各城市发售。人才输送——制作——宣传——发行——放映——出版衍生产品,从《我为歌狂》中,已能看到当代国际商业动画运作的雏形。但按这种模式操作动画片的,在国内依然是凤毛麟角。
动画业的产业化,必须从使单一动画制作往影像、书报刊、玩具、文具等周边产品全方位开发的方向发展。中国并不缺少漫画家,事实上,很多日产动画片都出自中国美术家的笔下。了解国际动画经营管理模式,懂得动画经营的人才,却是目前最缺的。
建立规模化动画专业生产基地是当务之急。动画片直接影响中国青少年的成长,目前境外资本还不能单独设立制作机构。央视动画部和上海动画影视集团公司两个动画片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立,并将用现代化运营机制进行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结构调整,国产动画片能够迎来灿烂的春天。
|